背景介绍:
胰腺癌作为死亡率最高的胃肠癌疾病之一,就诊大部分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4%。根据2014年美国DDW消化疾病会议内容,过去十年中,胰腺癌患者预后效果不佳,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到2011年为止,法国多中心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物的联合使用化疗方案有相当大的生存优势[1],为胰腺癌的新治疗方法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对致癌作用相关基因改变的认识加深,针对特定生物靶点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一项2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综合基因分析[1] ,表明了这些胰腺肿瘤的多样性和核心通路的改变,平均有63个涉及12个核心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过程蛋白的基因变化[1]。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治疗也越来越受重视。
现在作为治疗胰腺癌的辅助化学药物,如5-氟尿嘧啶,总体反应率不足50%,研发新的辅助治疗胰腺癌的方法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胰腺癌分子生物学治疗,现已有激素类药物,如生长抑素,性激素,消除ras蛋白活性的酶抑制剂,基因治疗(自杀基因)等[2]。如今化学药物联合化疗的手段作用虽强,但对人体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也很大。生物药物现作为一个研究热点,是否能找到相关的天然生物成分通过调控细胞生命活动,作用于细胞内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对胰腺癌产生抑制作用呢?
作为和蛋白质,脂类,核酸共同组成最基本的4类生命物质之一的多糖,其及复合物多来自高等动植物,微生物细胞。在第一届国际糖工作年会中,指出生物化学中最大一个重大前沿,糖生物学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因此多糖及其复合物也是未来抗疾病的重要研发方向。
研究发现,多糖具有多种活性功能:①免疫调节作用: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如IL,TNF,IFN等),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免疫细胞有增强作用,香菇多糖就是一种典型的T淋巴细胞增强剂;对NK,LAK细胞的作用,如猕猴桃茎多糖[3],牛膝多糖[4]等对这两种细胞有增强作用。②抗肿瘤作用:一是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活性成分能与免疫细胞受体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活化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二是多糖的细胞毒性,诱发细胞凋亡,直接杀死肿瘤细胞。[5]
结合多糖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细胞凋亡作为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在机体内涉及很多细胞信号的传导通路,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充分了解细胞凋亡的调控背景,找到能调控凋亡的生物活性成分,也是治疗肿瘤的靶向之一。已有研究发现从植物中提取丹参酮A对胰腺癌的控制就是通过细胞凋亡传导通路调控的。[6]
现已有研究红花多糖对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7-10]。在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中,发现多与细胞凋亡通路有关。我们初步体内实验显示红花多糖HH1-1能够在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实验中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对裸鼠的体重没有影响。初步体外实验也显示,该多糖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与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但具体涉及细胞凋亡的哪条途径,主要影响哪些调控因子,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胞分子实验进行验证。
因此,为探究红花多糖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设计相关实验:
一.主要采用的研究手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