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环境污染物致雄性生殖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
PM2.5(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2.5)是常见环境污染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其暴露可能影响正常的男性生殖功能。但其相关研究较少,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PM2.5影响男性生殖机制,本研究以成年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暴露于浓缩的来自环境空气的PM2.5,持续4个月,采用曙红染色精子计数、睾丸病理切片分析、睾丸形态学定量分析等手段,探讨PM2.5慢性暴露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PM2.5 生殖毒性 氧化应激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提高及工业技术迅速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进一步增加,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境卫生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空气污染物质包括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颗粒物等。其中PM2.5是空气污染物质中的一种,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le;2.5mu;m的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其体积小而表面积大,容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深肺部和血液,对人体危害较大。可对多个系统产生损害,包括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1]、神经系统[2]、心血管系统[3]、生殖系统。不孕不育也严重危害着人类生殖健康,已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孕不育的家庭发生率为15%,其中男性因素所占比例约为50%,[4]主要原因为男性精子的数量及质量下降。因此,空气污染对男性不育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