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南通市区同城配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09 11: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配送货源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区域,而是不规则地分布在城市中。于是为了解决这些分散在城市各地的需求,同城配送发展起来。近年来,同城配送发展迅速,尤其是2015年之后,同城配送企业的数量上升速度达到巅峰,到2016年下半年,产业链开始萎缩,但同城配送潜力依旧巨大。在同城配送领域,我国近年发展迅速,学者对同城配送的研究力度加大。

1、研究现状。O2O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O2O模式中,消费者的消费流程主要分解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流。线上平台作为线下消费决策的入口,可以汇聚大量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或者引发消费者的线下消费需求;第二阶段:转化。线上平台向消费者提供商铺的详细信息、优惠、便利服务,方便消费者搜索、对比商铺,并最终帮助消费者选择线下商户、完成消费决策;第三阶段:消费。消费者利用线上获得的信息到线下商户接受服务、完成消费;第四阶段:反馈。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体验反馈到线上平台,有助于其它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线上平台通过梳理和分析消费者的反馈,形成更加完整的本地商铺信息库,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在线平台;第五阶段:存留。线上平台为消费者和本地商户建立沟通渠道,可以帮助本地商户维护消费者关系,使消费者重复消费,成为商家的回头客。

国内学者就O2O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刘静(2014)介绍了生鲜电商的几种运作模式,指出了生鲜电商的困境,并就业界普遍关注的O2O生鲜电商进行了重点剖析。唐贵伍、王慧(2014)利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分析我国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影响因素,构造基于电子商务O2O模式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O2O模式发展战略选择的优先顺序为:劣势-机会战略、劣势-挑战战略、优势-机会战略和优势-挑战战略。陈耀庭,黄和亮(2017)指出“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质量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国内生鲜电商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配送质量、消费者需求和众包配送模式接受的调查,他们得出采用众包配送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交付需求以及顾客定制化配送需求,有利于生鲜电商企业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结论。詹斌、谷孜琪、李阳(2016)提出基于“互联网 ”大背景,使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作为配送服务可视化、寻源发货、配送服务评价等物流平台建设技术支持,采用合作公共自提柜、无人机配送等新型配送模式作为解决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新思路。

2、发展趋势。国内外做同城配送的企业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是美国UPS、食杂、FEDEX等,国内耳熟能详的有美团、饿了么、货拉拉等,国外的物流业发展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基本实现了从功能性物流向服务性物流的转变。而国内物流起步晚,由于市场的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发展迅猛。

丰瑞(2016)通过阐述我国现阶段同城配送主要面临的三个问题(回程空驶提高运输能本并引发衍生性问题、覆盖化服务与配送效率的权衡性问题、强随机性与时效性增加配送成本问题)以及阻碍我国现阶段同城众包物流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安全性问题、服务质量问题、监管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措施:建立实名制认证的准入机制;科学监管配送流程;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开拓新型盈利模式。陈中龙(2018)通过将传统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外卖O2O同城配送结合在一起考虑,研究二者共同配送的路径规划问题,以挖掘共同配送所带来的经济型。根据问题的特点建立共同配送的模型,设计配送的优化算法。对现阶段同城配送的路径优化有参考价值。肖燕飞(2019)通过单独研究末端物流,为解决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切入点;通过共同配送模式解决末端物流问题,通过构建末端物流网络,为顾客提供暂时性存货、支付、退货等功能,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员工配送效率;通过分析建立共同配送点的经济可行性,比较共同配送点建立前后收益差,为企业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确定配送点的形式提供参考。

目前,同城配送未来有着向农村乡镇下沉,向居民社区拓展的趋势,且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用户体验到不同的配送体验,未来将会在技术、APP体验、配送服务商大力发展。

根据现状分析,同城配送的未来趋势如下所示:

(1)同城配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信息化程度低下,成为了影响同城配送企业发展的瓶颈。当今市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对同城配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准时交货、响应便捷、信息及时、服务满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