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苯丙氨酸多晶型制备及转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19 03:10

文献综述

苯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食品添加剂, 属于人体必需的八大氨基酸之一,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抗癌药物制剂和氨基酸输液的发展以及低热量甜味剂阿斯巴甜产量的迅速增加,L-苯丙氨酸的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据统计,1981 年世界L-苯丙氨酸的消费量为 50t/a, 1990 年增长到 9000t/a,1997 年达到 1.1 万 t/a 左右, 2006 年已达到 10 万 t/a 左右。随着人们对 L- 苯丙氨酸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对 D- 苯丙氨酸的需求, 必将加大对苯丙氨酸的进一步需求。

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药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对 苯丙氨酸的需求量正迅速扩大,尤其以氨基酸输液、各种品牌的氨基酸胶囊、氨基酸添加剂、氨基酸为原料的甜味剂等发展最快,需求量最大。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在国内的市场也日益增加,因此,市场对L—苯丙氨酸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苯丙氨酸属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值得开发生产。据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L-苯丙氨酸的年需求量将超过5000 吨,因此,大力开发L-苯丙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完善其生产工艺,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阿斯巴甜的生产与应用,还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另外苯胺路线也是目前生产苯 丙氨酸相对较好的方法, 具有收率高, 成本低, 工艺简单,且无三废问题,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998年以前,我国所需的L-苯丙氨酸全部依赖于进口,在2002年之前,每年进口600-700吨L-苯丙氨酸,主要用作生产阿斯巴甜的原料。受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目前L-苯丙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天然蛋白水解法、发酵法、肉桂酸酶法和苯丙酮酸酶法。前三种方法产量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不能进一步工业化。苯丙酮酸酶法因其稳定、高活性而被国内外化工研究部门认为是最直接、最经济的生产方法。然而,目前我国L-苯丙氨酸的主要生产厂家大多采用天然蛋白水解和发酵的方法生产,产量很低。这些产品大多用于他们自己的药品生产或作为生化试剂,市场上的商品很少。

我国的饮料,食品,药品用甜味剂市场巨大,其中糖尿病患者有3340万人左右,儿童2亿人左右,开发市场急需国产新型甜味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和生产L-苯丙氨酸,若采用开发成功的L-苯丙氨酸生产新工艺,投资生产L-苯丙氨酸产品,不仅能缓解国内市场需求的紧张局面,还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收益。

资料编号:[67513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