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1-14 09:01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II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Type II DM also known as Non Insulin Dependable DM,缩写词 NIDDM)。此型患者有别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层较高,常见于中年或老年人[1]。此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所分泌的胰岛素失去其原有之代谢功效,但为何会发生胰岛素分泌不足与失效的真正原因,仍不十分清础,若以学理论之应该是老化或其它原因逐渐造成胰脏兰氏小岛内的beta;细胞失去功效有关[2]

II型糖尿病的核心是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和胰岛分泌相对不足,在II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人群占大多数。项坤三[3]等通过对中国肥胖者的研究证实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认为腹内脂肪增加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相反,随着体重的减轻,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提高。II型糖尿病典型的血脂紊乱表现为甘油三酯的上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下降,这种紊乱尤其更见于超重和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始动因素,是引起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并发症的关键因素[4]

胰岛素抵抗是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指单位浓度的胰岛素其细胞效应减弱,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代偿性引起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其实质为胰岛素介导的细胞糖代谢能力的减低。在胰岛素抵抗初期,机体通过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可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随着胰腺beta;细胞功能减退,当不能再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时,葡萄糖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葡萄糖耐量减低,以致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部位是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利用器官,如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5]

螺旋藻(Spirulina) 是蓝藻门、藻蓝纲、段殖体目、颤藻科中的一个属, 是一种丝状多细胞螺旋形原核藻类生物, 具有蛋白含量高、繁殖速度快等特点[6,7]。螺旋藻包括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盐泽螺旋藻等多种品系。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叶绿素、B2胡萝卜素及多糖类物质,是人类理想的食物及药物资源[8]。螺旋藻中所含的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 是一种重要的捕光色素蛋白, 主要是由藻蓝蛋白(Phycocyan , PC)、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 in, APC ) 及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 PE) 组成。藻胆蛋白是一种安全无毒的蛋白资源, 不仅是自然界中很有开发价值的食用、铒料蛋白资源, 而且在光合作用原初理论研究方面也颇具优越性。螺旋藻多糖和藻蓝蛋白是螺旋藻中的重要活性物质[9]。藻蓝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蓝藻细胞中的光合辅助色素, 是一种特殊的色素蛋白, 由开链四吡咯化合物和脱辅蛋白通过硫链键结合[10], 由于藻蓝蛋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在螺旋藻的含量较高, 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研究成了藻类蛋白研究的热点[11]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拟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并用该模型研究CPC的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糖原合成的能力;检测糖原合成和糖酵解的关键酶GK的活力变化;并利用半定量PCR技术研究关键蛋白(比如GLUT2,IRS,PEPCK)表达水平的变化。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

A. 确定最佳作用浓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