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信息融合解析地榆炭皮肤修复作用组分结构基础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3 10:02

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地榆炭为研究对象,聚焦地榆炭的修复皮肤损伤功效,在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多源数据信息融合初步辨识和分析地榆炭修复皮肤损伤的活性组分,尝试探索其物质组分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榆炭饮片皮肤细胞修复效应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并为地榆炭饮片的开发提供思路。

二、采用研究手段1. 不同产地地榆炭组分分析: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地榆炭的组分进行色谱光谱数据获取。

2. 建立地榆炭成分库:在TCMSP数据库及TCMID 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尽可能多的收集地榆炭的化学成分。

借助CNKI、PubMed和SciFinder等数据库检索含地榆炭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献,根据已有文献对预测结果进行补充,排除无法获取结构式,且无文献支撑的成分。

3. 地榆炭组分鉴定:通过建立的地榆炭成分库结合Unifi软件对不同产地地榆炭组分进行成分鉴定。

4. 差异性地榆炭组分筛选:采用化学计量学方分析模型(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聚类算法(HCA),灰狼算法)分析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得到差异性地榆炭组分,获取的初步的差异性的组分结构特征。

5. 建立各成分的靶标库:将收集并筛选后的地榆炭差异性组分在PubChem数据库中下载sdf 格式化学结构图及SMILES化学式。

借助PharmMapper 、SIB与SEA数据库获得各成分的作用靶点。

6. 建立皮肤损伤靶标库:借助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人体中与皮肤损伤相关的作用靶点,建立疾病靶点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发小红书推广免费获取该资料资格。点击链接进入获取推广文案即可: Ai一键组稿 | 降AI率 | 降重复率 | 论文一键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