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选择性AKR1C3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文献综述

 2023-02-05 09:02

醛酮还原酶是一类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为辅酶的还原性酶,参与体内醛酮类化合物的清除代谢,使醛或酮上的羰基还原为醇[1]。

在生理功能上,醛酮还原酶可能通过参与激素合成、药物代谢、解毒反应来调节多种生命活动。

本课题研究的AKR1C3表达于许多组织中,在前列腺上皮细胞表达水平要高于基质细胞。

它是醛酮还原酶的一种,其参与集体醛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反应,与激素合成、药物代谢等生命活动相关。

目前作为抗癌药增敏剂的药物靶点被研究的AKR1C3属于AKR家族的一种亚型,AKR家族庞大,是一个超级大家族,目前已知含有16个家族,共含有190个成员,而其中已经研究确认的人源性AKR成员总共有15个,主要来自AKR1、KCNA、AKR7家族。

本课题开展研究的AKR1C3选择性抑制剂主要考虑其对亚家族成员AKR1C1、AKR1C2、AKR1C4的特异性。

因为AKR1C3和AKR1C1、AKR1C2、AKR1C4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但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偏好和生物学功能[4]。

AKR1C3基因位于人体10号染色体,其翻译蛋白AKR1C3约含320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约37 kD。

AKR1C3蛋白又名5型17beta;羟基类固醇脱氢酶(Type 5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beta;-HSD5),存在于细胞浆中,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各脏器组织如肝、肾上腺、前列腺、子宫内膜、卵巢、睾丸和乳腺组织内[5]。

AKR1C3作为17beta;-HSD家族成员,参与激素合成的多个步骤,如催化雄烯二酮转化为睾酮、催化脱氢表雄酮转化为二氢雄酮(雄烷二醇)和雄烯二酮,并转化为双氢睾酮[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发小红书推广免费获取该资料资格。点击链接进入获取推广文案即可: Ai一键组稿 | 降AI率 | 降重复率 | 论文一键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