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粉末饮片煎煮规范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7 05:02

一、拟研究问题本课题以牛蒡子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粒径下的粉末进行系统比较并选出其最佳粒径,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粉末对银翘散煎煮质量的影响,为牛蒡子粉末饮片煎煮规范化奠定基础。

二、采用研究手段 仪器:万分之一天平,普通天平,电磁炉,砂锅,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试剂:绿原酸、异绿原酸A、牛蒡苷、牛蒡苷元、芦丁、橙皮苷、连翘苷样品:炒牛蒡子,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豆豉,淡竹叶,荆芥,甘草1.牛蒡子粉末饮片最佳粒径考察1.1粉碎牛蒡子将适量炒牛蒡子分别进行多次粉碎过筛后,制成四种粒度的粉末:粗颗粒:能全部通过5目筛网,且混有能通过10目筛不超过20%的粉末;最粗粉 :能全部通过10目筛 ,但混有能通过50目筛不超过2 0 % 的粉末;粗粉:能全部通过24目筛,但混有能通过65目筛不超过4 0 % 的粉末;中粉:能全部通过65目筛,但混有能通过80目筛不超过6 0 % 的粉末;未粉碎的牛蒡子记为对照组。

1.2供试品溶液制备参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分别称取不同粒径的牛蒡子20g,放入传统砂锅中,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min,滤过;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min,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定容至100mL,摇匀。

取水煎提取液适量,离心后取上清液,用0.45mu;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1.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10mg、异绿原酸A 10mg、牛蒡苷25mg、牛蒡苷元10mg对照品,分置于不同的5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对照品溶液浓度依次分别为2.0、2.0、2.0、2.0、5.0、2.0mg/mL,置于4℃保存。

从上述对照品储备溶液中分别吸取1.5mL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1.4色谱条件色谱柱:YMC-Pack C4(250mm4.6mm,5mu;m)(YMCCo.Ltd,Japan);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条件:0~8min,15%~40%A;8~15min,40%~42%A;15~20min,42%~45%A;20~25min,15%~45%A;25~30min,15%A。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mu;l。

1.5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通过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建立牛蒡子粉末汤剂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