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锌金属有机框架负载三(2,2-联吡啶)钌(II)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利巴韦林文献综述

 2023-02-07 05:02

一、研究背景利巴韦林(RBV)已被开发作为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剂[1],最近的研究表明利巴韦林在各种肿瘤细胞(如白血病,胶质细胞瘤和乳腺癌细胞)中具有出乎意料的抗肿瘤活性[2]。

对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需要使用灵敏方法来测定痕量水平药物[3],目前已经开发了几种定量利巴韦林的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色谱分析方法[4-7]、紫外分析方法[8]和电化学分析方法[9]。

在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简单但相对不灵敏,而另一些则具有要求相对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操作和耗时的缺点,从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更简单,灵敏和适用的利巴韦林测定方法非常重要。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本课题将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合成技术与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技术相结合,以PEI-SWCNHs为基底合成三维草酸锌负载Ru(pby)32 形成自增强型电化学发光体系,探讨其自增强机理。

利用3-氨基苯硼酸对利巴韦林识别原理以提高传感器选择性,基于利巴韦林猝灭电化学发光的作用机理,建立利巴韦林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对利巴韦林注射剂中有效成分进行检测。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MOF材料合成:本研究利用聚乙烯亚胺(PEI) 中带有的正电荷胺基可能先吸引带负电荷草酸(H2C2O4)将其附着在碳纳米角(SWCNHs)表面, 然后Zn2 与C2O42-形成配位键,并继续以金属离子为中心点引导具有笼型结构的阴离子三维草酸锌MOFs均匀成核在这些碳纳米角上,同时MOF中的草酸吸附Ru(bpy)32 ,从而制得[Ru(bpy)3]-[Zn2(C2O4)3]/PEI-SWCNHs复合材料。

2、MIP/MOF表征及性能研究(a)通过 SEM、TEM、电镜等技术获得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整体形貌、表面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厚度等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发小红书推广免费获取该资料资格。点击链接进入获取推广文案即可: Ai一键组稿 | 降AI率 | 降重复率 | 论文一键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