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的问题:1.1关于手性药物。
药物根据手性特征可以分为单一对映体的药物,非手性的药物以及外消旋的药物。
外消旋的与单一对映体的药物,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但因为光学异构,并且体内过程多与结构特异性的生物分子比如酶类等进行相互作用而产生不同的选择性以及优先作用顺序,所以,往往又表现出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以及药物效应学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性质。
(Calcaterra and DAcquarica 2018)对映体之间存在着明显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兰索拉唑在体内经肝微粒体P450 酶系的CYP3A4硫化氧化成兰索拉唑砜。
以此方式代谢,左旋兰索拉唑的内在清除率大约为右旋兰索拉唑的四倍,CYP3A4表现出明显的对左旋兰索拉唑的立体选择性。
(Katsuki, Hamada et al. 2001)这种对映体之间在体内的存在时间以及浓度存在的差异,极大影响着用药方案和安全性,存在时间越长,则用药间隔越长,效果好,副作用低,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类的药物,因此单一对映体一旦表现出这种动力学差异,则对于外消旋体就会产生巨大的优势。
对映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毒理学差异,局麻药布比卡因对于心脏毒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Zapata-Sudo, Trachez et al. 2001)由于心肌钠、钾通道对于右旋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存在着立体选择性,右旋布比卡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要强于左旋布比卡因。
由于很多手性药物,单一对映体对于外消旋体存在着较大的优势,自从对对映体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深入,以及手性药物的研制和手性转化,手性分离技术的发展,手性药物的市场也迅速代替外消旋体。
1.2手性药物的开发:1992年FDA发表(1992)首先提出对于手性药物上市的政策,含有手性中心的立体异构组成应当被知晓,并且在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使用的定量的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材料应当被知晓。
最终产品的详细信息,应当从立体化学的观点来确定药物的鉴别,效价,质量和纯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