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CYN12半合成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4 11:02

摘 要:为了解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分析并总结了环氧化反应常用的反应试剂,反应底物及产物的结构特点。

结果发现,此类反应多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碱性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叔丁醇(TBHP)作为氧化剂。

关键字:环氧化;mCPBA;H2O2;TBHP;催化剂早在1909年,Prelezhaev发现烯烃化合物在过氧酸的作用下可以生成环氧化物。

由于环氧化物在高温、强离子或者自由基的催化下生成环氧均聚物、共聚物,因此环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环氧化反应主要氯醇法、氧气/空气环氧化法、以及过氧酸法。

氯醇法原料易得,反应步骤繁多,得到的副产物多,容易造成污染;氧气/空气环氧化法虽然污染小,经济要求不高,但在技术方面,除乙烯外,暂未成功催化氧化其他烯烃,因此不予考虑;过氧酸法是早期研究的烯烃环氧化方法,自从烯烃环氧化反应问世以来,用过氧酸作为氧源的环氧化方法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般容易在氯仿、氯苯和二氯甲烷中反应。

二甲基过氧化酮(DMDO)和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是亲电环氧化常用氧化剂。

其中二甲基过氧化酮(DMDO)最常用作烯烃的环氧化试剂,效果相比mCPBA更好,但反应需催化剂[1],而环氧化反应中催化剂存在难以回收的问题。

而过氧化氢(H2O2)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与mCPBA相比,在没有其他官能团的存在下,他们几乎不与烯烃反应[1],但是仍有较多实验采用H2O2和TBHP用作环氧化反应的氧化剂,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仍需对这三种氧化剂做个简单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