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7 10:02

鸦胆子的化学与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摘要:鸦胆子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疟及抗肿瘤等活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文献归纳和总结,发现鸦胆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可用于抗肿瘤、抗消化道溃疡、抗阿米巴病原体、降血脂、免疫增强等。

关键词:鸦胆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

1 鸦胆子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 L.) 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老鸦胆、苦参子和鸦蛋子,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台湾等地。鸦胆子味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的功效;外用腐蚀赘疣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等[1-2]

1.1鸦胆子的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了多个天然产物,主要成分有鸦胆因、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苷、鸦胆子苦醇、鸦胆宁、鸦胆子酸、鸦胆子甲素及苦木内酯等黄酮化合物等。,其中苦木内酯类成分是鸦胆子的特征性成分,也是鸦胆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抗病毒、抗菌和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3]。鸦胆子仁含鸦胆子油56.23 %。油中主要含有三油酸甘油脂、非皂化物、皂化物及油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棕榈酸、花生烯酸、没食子酸乙酸和山酸等[4-7]。其中油酸、亚油酸与肿瘤细胞膜有特异的亲和力,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三油酸甘油脂虽不具有抗癌活性,但可水解得到油酸[8]

2 鸦胆子的药理作用

鸦胆子最显著的药理活性是抗肿瘤作用,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但是其抗炎、降血糖血脂等其他药理作用也被证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