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拟研究的问题日本和中国都是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后追赶西方谋求发展,不同的是日本早于中国数十年,由此积累了很多可以借鉴和不可以借鉴的经历,虽然历史不可能重来,但类似的状况并不会消失,一旦抵达相同的进度,面对相同的问题,就可能产生同样的失误,若能从日本过去的发展尝试中提取出可以反复利用的部分,就能将一部分风险规避,从而更有效的追赶发达国家。
本文首先考察日本的医药产业得以成功飞跃发展归因于哪些主要的因素,其次形成了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相比有哪些相违背或共有之处,再次从日本医药产业整体发展上总结出的发展经验是否可以适用于其他国家是有待考究的问题,本论文不对此深入,转而侧重对日本医药产业取得特别效果的整体发展方式进行汇总,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做对比以得出其特点,确认日本二战以来的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模式是怎么样的。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二战结束后,日本企业通过与西方企业签订许可协议引进技术从而快速发展医药产业,其间六十年代起每十年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从政策壁垒到全民医保,从削减医疗支出到日本式药品创新,从经济泡沫低谷到国际市场开发等,每一个阶段都为当今日本医药产业的世界地位奠定了基础,这样强大的医药技术创新实力是能让人羡慕的,如何才能获得类似的发展,是否可以取得相同的成效?在默认可以借鉴的前提下,研究日本二战以来,也就是日本近现代和平时期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中国目前的医药产业发展是有促进意义的。
三、文献综述1、日本发展模式整体纵观世界各国,基本没落了就是没落,没落到国家破灭了就建立起新的国家,极少有像日本这样兴兴衰衰的发展模式,森岛通夫在《透视日本》中称其为兴与衰的怪圈,并借助马克思韦伯观察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的视角考察日本,将反复的兴衰归咎于文化的传承出了问题,如果将二战结束后的六十年代起每个十年看作是一代人,每一代人接受的文化特色的确有着很大的不同。
除此之外,森岛通夫认为日本政府在二战结束后才从美方手中获得政府自治的机会,在此之前都是同一类型的傀儡政府,这段历程也就变成了日本政府的近现代从零发展,每一个十年,日本政府从没经验到尝试出经验,试了各种新手才会做的事,犯了各种新手才会犯的错,并不具备老政府那样固化的作风,这是合乎逻辑的。
遗憾的是该学者并未对二十世纪后的日本进行研究分析,仅仅根据年轻人的文化样貌来预测日本的未来,社会科学性不足。
2.日本医药产业整体研究Umemura M在《1990-2010年日本制药业的全球化与变革》中表明日本资本主义的特点是企业与雇员、其他企业和政府的长期关系,这些在高增长时期表现为日本经济体制的鲜明特征,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无法对科学技术的快速、不连续、不可预测的进步或全球化作出迅速反应,但并未提供实际的企业案例加以说明。
Mitchell W ,Roehl T ,Slattery R J在《1975-1990年对日本制药公司研发增长的影响》中认为在相对稳定的时期,企业的发展习惯对研发投入增长的影响最大,而在动荡年代,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更容易对变化做出应对,而不被过去的行为所束缚。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了相对稳定时期和相对动荡时期,这是符合的,不足的是尽管做了非常详细的统计学分析证明,收集大量企业的数据得出了发展规律,但并未就一个对象来诠释它的发展模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