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医药代表一词,源于20世纪初瑞士汽巴(CIBA)公司,1988年由跨国医药企业西安杨森首次引入国内。从刚开始的高素质高门槛到鱼龙混杂。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医药代表的市场需求变化,预测此岗位的市场容量,为进军医药营销行业的新盟军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新医改的背景同时对医药代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医药代表这个巨大的群体也在一片的呼声中面临规范化,如建立医药代表职业资格认证。面对这样的新时代要求,医药代表应该如何迎面挑战。
二、文献综述
未来医药代表人才需求的研究分析成果主要分为两个观点:更多的人才资源需求和更少的人才资源需求。
1) 更多的人才资源需求
中国医药市场的容量还在不断的扩张,赵奕(2010)认为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需要同等的销售队伍来平衡。依据IMS的统计数据,2010-2012年跨国医药企业将计划招募2万名医药代表。按照销售代表平均的销售业绩来计算,数量的增加意味着销售额的增长,在这样的法则下医药销售人才资源的需求的扩大是必然的态势。同时中国市场覆盖还存在大量的空白,国内各大招聘网站的代表招募触角已深入到三线城市。疯狂的医药代表扩张背后依循着这样的道理:哪家公司先占领了一个空白点,那么先入为主的效应将为公司创造持续的价值。
时媛媛(2012)指出医药销售类人才居职位供需榜首,在校生求职比例增加。由医药英才网提供的人才供需指数报告可看出,医药销售类人才需求量依然位居榜首。职位供需两旺,个人求职与企业需求呈现一致。报告显示,具有本科或硕士学历的求职者数量有明显的上升。此外,在校求职者数量也有大幅度的上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在读学生也加入了求职大军中。
殷思(2012)分析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发现,属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占15%,而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些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保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新医改背景下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扶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带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广阔的营销人才需求市场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加盟,同时吸引了传媒人才入驻医药行业。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