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文献综述

 2023-02-12 09: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问题

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怎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现行医改的大氛围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早在1982年就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重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成为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作为同样是发展中国家泰国,基本药物制度管理则相较于我国有可取之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泰国基本药物制度与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的不同与相同点,去粗取精,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进而降低患者总费用和自负费用。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年开始参加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到年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变化。在此过程中,基本药物目录几经修订,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遴选原则、地区增补目录差异明显等。作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药物目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关系到其推行效果,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渐进过程中仍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重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成为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重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引入'善治'的两大原则,其一是增进利益相关者广泛的参与性,其二是提高制度的公开透明性。确保基本药物遴选程序的中立性、非个人性和透明性,让所有制药企业以观察员的身份在此过程中扮演监督者的角色,是这一制度走向'善治'的另一个关键。

通过对泰国药物制度的研究对比,去粗取精,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制度推行重点首先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其目的在于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同时,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进而降低患者总费用和自负费用。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来回答。通过多元化管理破解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难题;通过改革医保付费方式解决临床使用需求短缺的难题;持续进行针对基层医生的基本药物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不断完善。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转变以药补医机制,也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公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在2009年我国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中,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共有307个药物品种,由于影响每类药品质量的因素不尽相同,而其中化学药有201种,占了基本药物的65.47%,所以,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化学药即为本文将要研究的主体。

(一)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现状

我国参与WHO基本药物制度行动计划较早,1979年,我国确定了临床必需、疗效确切,毒副反应清楚,符合国情的基本药物遴选原则。1982~2004年,我国先后公布了6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分西药和中药,总品种数分别达到278种、2398种、2073种、2019种、2001种和2033种。6版日录中中药品种数分别为0种、1699种、l333种、l249种、l242种和l260种。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只有国家基本药物日录,没有形成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92年,为配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合理用药,我国出台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制定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该政策的推行始终停留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筛选、制订与调整方面,政策的推行也缺乏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强制力和约束力;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医疗机构主要依赖于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并且公众用药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仍旧严重存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