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丹麦药品定价和补偿制度文献综述

 2023-01-07 02:01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丹麦药品定价与报销政策。药品价格政策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居民药品费用负担,药品的质量、安全、疗效、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还关系到医药行业的发展,产业的竞争力,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正面临国家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居民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难题,通过对丹麦药品价格和补偿制度的研究,能明晰丹麦医药法律基础、机构设置、监管机构、报销政策、医药市场体系、价格制定、药品流通环节的具体制度和实施情况,从而给我国带来借鉴经验,为我国制定药品价格规制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 课题研究背景

药品定价与报销政策,对保证药品的可及性、有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和合理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丹麦医疗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丹麦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丹麦药品价格及其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改革进展及实施效果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对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起到借鉴意义。丹麦医疗保障制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所有丹麦居民都能够平等、免费地获得各类卫生保健服务,其医疗保障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一般税收,实行国家、地区和市三级分权管理,国家负责国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宏观管理,地区负责医院和医生开业的管理,市负责社区护理、公共卫生保健、牙科、儿童青年体检等。

丹麦药品定价由内政和卫生部负责。对于常规药品,一般参照欧洲平均价格水平确定,对于新药和罕见病药品,由制造商提出价格方案后经协商确定,投放市场一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定价。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药品价格,1999年10月1 日,丹麦成立了理性药物疗法研究所,为药品的合理定价和使用提供信息和指导。另外,丹麦丹麦医疗保障有两大信息系统。一是综合性医疗保障信息系统Sundhed,该系统包括疾病、健康、治疗、医药、患者权利、法定权利、统计数据、等待时间等信息,并提供与医院、健康专家和公共卫生当局相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另一个是药品使用数据库Midicinprofilen。该数据库记载了每个居民在药房购买药品的信息,患者本人、他的全科医生、诊治医生以及经患者允许的药剂师,都可以进入该系统进行查询。

自1970年实行以来,丹麦的医疗保险系统实施了40 多年。在1970 年以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1993 年开始允许患者在得到家庭医生的许可后自由选择医院,1996 年建立等待时间国家信息系统,1996 年的国家生产力分析,1997 年建立的卫生技术评价研究所,1998 年出台的患者权利的补充条款,1999 年实现了DRG 分类为补偿医院的费用提供了依据,2000 年~2002 年开发了质量指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1993,1995,1999,2002)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促进丹麦医疗系统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并经受了2008 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不足的考验。数据显示,丹麦的医疗费一直维持在低增长和可控状态。

  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

1.归纳法,将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药品价格体制及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的理论成果做归纳总结,同时运用归类总结的方法简述药品价格体制和医疗保障相关的概念、特点及其制度。

2.数据统计法,概述丹麦医药市场状况、统计药品分配情况,为本文的中心内容做背景铺垫,回顾丹麦药品定价体制及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史及实施状况。

3.文献研究法,了解丹麦药品价格规制的政策和医疗补偿机制。通过研究文献,系统回顾文献上有关丹麦药品价格政策与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