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儿奇应丸制剂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1 05:01

优化小儿奇应丸制剂工艺的研究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依据

小儿奇应丸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质量标准号为WS3-B-0686-91,并依据药典业发(2000)第094号文件内容进行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44020913。

小儿奇应丸收载于国家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其组成药材有牛黄、僵蚕( 麸炒)、天麻胆南星、天竺黄、黄连、朱砂、冰片、雄黄、鸡内金( 炒)、雷丸、蟾酥(酒制)、琥珀、桔梗共十四味。具有解热定惊、化痰止咳、消食杀虫的功效。其药理作用有镇咳祛痰、镇静抗惊、解热抗炎、抑制免疫等。用于小儿惊风发热、咳嗽多痰、食积、虫积等症取得明显效果。

小儿奇应丸按原工艺生产,除牛黄、冰片、蟾酥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天竺黄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蟾酥糊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因其规格为每瓶装0.5g(约80粒),丸直径为2.0-2.4mm,属微丸,在实际生产中难操作,而用蟾酥酒制溶液制丸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较多问题:

①蟾酥加酒浸溶制成糊,虽按要求加水稀释,但仍较稠,很难作为粘合剂均匀喷洒入药粉中,导致制丸成形困难,生产过程中需不断进行筛分,耗时很长。

②蟾酥糊中有部分难溶的粒状物,粘附在已成形的丸种表面,造成外观粗糙不圆滑。

③由于蟾酥糊喷洒入药粉不均匀,容易影响蟾酥含量的均匀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