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乌与滇南草乌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2 03:01

一、课题解决的问题

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rov以及滇南草乌Aconitum austroyunnanense W.T.Wang是云南民间常用草药, 都为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分布于云贵川地区,其中以云南最广范,有剧毒, 临床主要应用于风湿关节疼痛、中风偏瘫、跌打损伤的治疗。与药典收载的草乌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不是同种。黄草乌与滇南草乌所含的成分有滇乌碱、乌头碱,黄草乌碱甲、乙、丙、丁,北乌头所含的有效成分是乌头碱。由于所含成分的差异性,其鉴别方法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云南的地方标准尚未有草乌的薄层鉴别项,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找到关于云南药用草乌炮制品的薄层鉴别适宜而且专属性强的方法,从而完善地方标准关于云南药用草乌的鉴别,填补云南药用草乌薄层鉴别的空白,为云南药用草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主要采用TLC薄层色谱法进行实验。根据生物碱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环己烷等进行超声或振摇提取,同时根据需要加入不同量的氨试液,使生物碱碱化游离有利于提取。以滇乌碱为标准品,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2ml氨水饱和的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或者2ml氨水饱和的石油醚-乙醚-丙酮(5:3:2)或者2ml氨水饱和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丙酮(3.5:2:3:2)展开,置于紫外灯光(364nm)下观察或者直接观察或喷稀碘化铋钾试液或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后碘蒸气熏蒸显色观察,在与标准品同一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

三、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14年3月04日----3月10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

2014年3月10日----3月20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3月21日----4月15日 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2014年4月15日----4月25日 整理数据并提交论文初稿。

2014年5月05日前 修改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