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原的生物学活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是妊娠期间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分子体积为为45000-50000daltons糖蛋白激素,由两个不同的亚基 alpha;、beta; 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
在激素的产生、分泌、代谢等过程中, HCG 分子会发生断裂、解离等多种变化,从而在血、尿中以多种分子形式存在[1]。
HCG的相关分子组成了 HCG分子家族。
血中 HCG多数以完全的形式存在, 只有少数游离的alpha;和beta;亚单位,而在尿液中起免疫反应的是 HCG的代谢产物[2]。
HCG 的药理作用主要与促黄体生成素相似,而促卵泡成熟样作用甚微,对雌性能促使卵泡成熟及排卵,并使破裂卵泡转变为黄体,促使其分泌孕激素。
对雄性则具有促间质细胞激素的作用,特别是睾丸间质细胞的活动,使其产生雄激素,促使性器官和副性征发育及成熟,并促进精子生成[3]。
不过虽然相似,但也有不同,在妊娠期的时候HCG可以诊断早孕;在非妊娠期的时候,则是病理现象,表示有肿瘤组织在分泌它。
并且美国 HCG 研究中心报告,妊娠或肿瘤状态下出现的 HCG 分子, 除上述规则的 HCG 即一分子alpha;亚基和一分子beta;亚基组成的 HCG, 还有4种主要不同形式的 HCG 分子:高糖基化 HCG、缺刻HCG 、丢失beta;-亚单位C-端肽的 HCG、游离beta;-亚单位。
此外, 尚有一些其他形式的HCG 同样存在于血中。
大量上述分子的混合物以及 HCG-beta;核心片段也可在尿中检测到 [4]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