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三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剖析
摘要:摘要《无字》作为张洁再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关于张洁及其文学成就简介、张洁小说的国内研究状况、《无字》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意义与创新、论文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完成正文做好铺垫。
关键词:张洁; 《无字》; 综述
一、文献综述
1、关于张洁及其文学成就简介
张洁是目前国内唯一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生于1937年,于1956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期间博览群书,对于文学与音乐都有着张洁独到的见解。毕业后,张洁在国家机械工业部任职,于1978年携《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初登文坛并一举成名。中年成名的张洁有着四大风格差距明显的创作期。首先,上世纪70至80年代初为创作初期,代表作有《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小说,风格清新温婉;其次,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洁顺应时代的变革,风格转向现实主义,以较强的女性意识创作出了《祖母绿》、《方舟》、《七巧板》等作品,着重刻画了女性婚姻与情感;再次,到80年代后期,张洁的创作风格逐渐充满讽刺与夸张的意味,创作了《只有一个太阳》、《他有什么病?》等作品,揭露了时代发展下人性的丑陋面;迈入新世纪,随着母亲去世与生活阅历的丰富与沉淀,张洁的创作开始充满哲学意味,整体走向了创作成熟,《无字》、《灵魂是用来流浪的》、《知在》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张洁有着较长的写作生命的同时也留存下了大量的作品,从散文到小说,其语言风格也从清新典雅几经转变到尖锐、洗练,是一位几易文风、紧贴时代与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家。
- 张洁小说的国内研究状况
张洁的小说在国内外都曾获奖无数,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国内学者对张洁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其中热度较高的两个方向如下。
2.1、张洁小说的女性主义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