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境电商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08 09: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是一种新型跨境商务模式,推动了国内跨境电商市场,是新型增长点,更是开拓国外市场的平台,是国内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推进物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的融合。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一些问题,物流不完善问题,邮政时间长,效率低,易受国外贸易壁垒限制,国际快递成本高,需要不断完善寻找一种平衡;严重缺乏跨境电商人才;思维方式落后等。本文拟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分析影响跨境电商模式选择的因素,通过整理文献资料,给予改进建议与策略,预测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发展模式。探索的内容如下:

围绕跨境电子商务,学者们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首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具体方面做了研究,包括发展模式及对策、分类及选择影响因素等,如齐晓明(2018)指出我国两种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即B2C模式和B2B模式,指出存在人才短缺、设施落后、在线支付风险大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了些建议,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工作人员的水平,改善跨境电子商务的设施配置,完善管理制度等[19]。张莎(2018)从海关的监管与征税方式、出口退税制度、物流成本、支付安全性方面指出了问题,建议调整海关监管与税收征收的形式、落实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退税政策、建立跨境新型第三方物流体系等策略[21]。李黛墨(2018)讨论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内涵及兴起动因,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和的瓶颈问题,给予了三点发展建议,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法制化建设,实现信息对称效果,促进全球信息布局[15]。乐景涵(2018)阐述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企业出口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出口业务发展现状,给予合理选用市场营销手段、完善跨境电商出口平台、提高出口平台增值服务等策略[16]。赵雪梅(2018)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讨了跨境电子商务,指出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是战略新兴产业,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行业供给侧改革能够提供解决路径,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是以创新和制度促进外贸领域供给侧改革,高频小额碎片化跨境电子商务是主要特点,社交平台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渠道的重要方式[10]。

学者们还从不同视角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了探讨,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经济新常态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及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等,如丁珏(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浙江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进行了协同评价分析,指出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作为构成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环节缺乏协同[9]。郭伟光(2018)将跨境电子商务置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指出应采取健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体系,建立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国际物流体系,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个措施[13]。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是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献回顾研究内容方向,理清脉络,完善现有研究,给后续研究以启示。结合国际国内大环境综合分析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现状,借助SWOT法全面分析,找出问题及不足。结合出现的问题不足及优势机遇,给予建议,同时结合大环境预测未来发展形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出口。

(三)参考文献

[1] Boshoff, C., 'A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E-S-Qual: A Scale to Measure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Vol. 8, No. 1: 101-114, 2007.

[2] 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Ser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