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城市经济运行模式初探——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3-01-15 05:01

开题报告内容:

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沿海港口城市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回顾世界上的主要港口城市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遵循着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发展规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离不开现代化港口,港口以其强烈外向性,发挥着极其强的资源集聚、扩散以及辐射功能。

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沿海开发给南通港和南通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南通的港城互动还存在注入如沿海深水海港资源优势和临港产业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还存在着城市规模小、首位度低、城市极化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心城市与海港之间的交通联系还不够畅通、产业联系还不够协调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加以解决,必然会制约南通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手段及方法: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演绎法与归纳分析评价法相结合等,针对课题所研究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由浅入深,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文献综述:

沿海港口城市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回顾世界上的主要港口城市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遵循着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发展规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离不开现代化港口,港口以其强烈外向性,发挥着极其强的资源集聚、扩散以及辐射功能。

国外对港城关系的研究己有近60年的历史,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级阶段(1953-78 年)。这个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是港口对区域经济所作的贡献,但港城关系的研究却缺少标准化方法,数据统计不准确,研究报告之间也没有可比性。第二,标准化初级阶段(1979-85 年)。这阶段的研究表明,港口功能所产生的全部的经济效益,不仅应用港口产业及港口活动的直接影响来衡量,还应包括间接的和诱发的影响,即应考虑经济乘数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也引入了标准化方法。第三,标准化成熟阶段(1986 年至今)。此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提出了衡量港口对周围地区经济的重要性的量度。

国内学者对港口经济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是从20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比较侧重于港城关系的定性研究。在港城经济定量研究方面,与港口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对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二是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三是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相互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