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旅游者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研究分析文献综述

 2023-03-28 11:03

红色旅游旅游者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研究分析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的背景下,发现红色旅游的不足之处,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十分很重要的。介于国内外情况不一,国内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文献占绝大多数,近来国内学界对于红色旅游者的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向关系的研究逐渐丰富,但依然缺少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为例,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探索红色旅游旅游者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分析发现红色旅游发展的局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具有可行性、发展性的建议。

关键词:红色旅游; 红色展馆; 感知价值;行为意向

一、文献综述

1、红色旅游及相关研究

红色,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色彩,甚至有“中国红”这样一个磅礴的名词。红色俨然成了国人精神皈依和文化图腾,氤氲着国人精神。红色旅游正是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红色纪念地,包括革命事件会址、烈士陵园、红色遗址、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等。显然,红色旅游是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外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并不多。

国外诸多国家有以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并且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譬如日本冲绳和平公园和战争遗迹、朝鲜锦绣山太阳宫和主体思想塔、印度甘地纪念博物馆、法国诺曼底卡昂和平纪念馆、美国华盛顿纪念碑、林肯公园和林肯纪念堂等。但以上种种严格来算并不是“红色旅游”,同文权(2021)《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一文中观点相同,国外这种旅游产品应当归属文化旅游(culture tourism)或者历史文化旅游(heritage tourism)。因此,国外学者研究的“红色旅游”主语应当限定在中国。中国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引起不少国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确有国外学者特地来到中国考察红色旅游景点,研究红色旅游相关课题,但依然在极少数。诸多海外游客来到中国游览红色旅游景点,当然中国游客也可以“走出去”。

近年,国人的“红色之旅”范围更加扩展,中国“海外红色旅游”快速发展,据浏览资料,国人每年去到国外进行“红色旅游”的人数在2-10万。其中,德国和俄罗斯是中国“海外红色旅游”的两个热门目的地。德国的马克思故居诚然是许多中国游客海外红色旅游的必经之地,德国各地还围绕马克思主题设计了诸多创意产品,为中国游客的海外红色之旅增色;俄罗斯,作为列宁故乡,其红色旅游项目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莫斯科红场列宁墓、阿芙乐尔号巡洋舰(Aphrora Cruiser)等景点。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不断推进,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最早面向中国游客发起红色旅游倡议,特别推出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红色旅游线路规划。

目前,红色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定是优于“海外红色旅游”,全国有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百来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因着一定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愈渐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叶光宇和韩广富(2020)在《全国红色旅游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嬗变》一文中将红色旅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4-2010年的基础夯实阶段、2011-2015年的深化过渡阶段、2016-2020年的全面推进阶段。就红色旅游当下发展形式研究,李冬娜(2019)在《基于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径》一文中提出“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整合”、“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与展示”、“红色旅游与红色节庆、文艺耦合”四种形式。根据检索,对于红色旅游价值研究,国内学者一般从政治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的研究,不少国内学者意识到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袁晶(2021)就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归纳了“文化资源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提升”、“市场化管理机制有待建立”与“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韩佳佳(2021)在其《郑州市红色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中提出要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根基的基础上创新红色旅游新形式,寻找契机、依托专门机构、整合旅游资源来打造红色旅游活动并加快数字化纪念馆建设、发挥媒体导向作用营造品牌效应来助推红色旅游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