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9-13 09:09

文献综述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源于制造业,近年来逐渐成为发展的热点。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很快,主要得益于信息的发达,全球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被国内很多城市重视,所占比重逐步增加。但是,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仍然较落后。而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他们的发展都与生态环境有关联。从十八大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为五位一体,到十九大的美丽中国,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这些年来,众多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及制造业集聚等展开了充分而具体的研究,分析了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一.文献回顾

1.关于产业集聚溢出效应的研究

产业集聚作为物质生产流通等活动在空间集聚的一个地理特征,其实质是相关资本要素在某一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结果。克鲁格曼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对产业集群的产生进行了阐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对产业经济发展起到突出贡献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同时,新经济地理学表明运输成本是必然会发生的,考虑到存在集群内部产业链,集聚在一起的厂商间会有分工协作,位于上下游关系的厂商会在相关产品或原材料转移时缩减运输成本,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最后降低产品的成本。

产业集聚的动因之一就在于实现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以及企业内,产业内的知识溢出和共享。马歇尔(1890)[1]在提出的产业区理论或地方化生产理论中指出,产业集聚主要有三大动因:一是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使拥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有了集中的市场;三则是使企业在技术溢出中获取益处。

提到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也叫外部效应或外部性因素。产业集聚主要是通过运输成本的降低,劳动力的共享,知识溢出等提升效率。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于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关系,Yih-Luan Chyi等(2012)[2]强调知识溢出是促进集聚的潜在要素之一。Glaese等(1992)[3]指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在理论上均能加强区域内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产生知识外溢效应。同时,刘耀斌等(2018)[4]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空间外溢性,且区域内的外溢弱于区域外的外溢。产业集聚不仅对环境污染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对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有影响。从全国整体来看,物流产业集聚很大程度上改善并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它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溢出效应(徐秋艳和房胜飞,2018)[5]。同时,龚新蜀和张洪振(2017)[6]指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同样具有明显经济溢出效应。而对于旅游产业,谢露露和王雨佳(2018)[7]研究发现旅游业的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出现显著的空间外溢。旅游业集聚密度的空间外溢效应显著为正,而旅游专业化水平的空间外溢效应显著为负。随着对产业集聚研究的逐步加深,加速技术创新成为产业集聚自我强化的核心要务,以Mar-shall为代表的研究说明,产业专业的程度提高加快了知识溢出并激活了创新活动,同时Sergey Lychagin(2016)[8]发现企业对溢出效应的反应更敏感也更有可能位于大的集群中。

2. 关于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