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杀精效果的体外评价文献综述

 2023-01-15 05:01

目的和意义课题的来源  宫内节育器(IUD)最开始是在1909年用于避孕的,然而广泛研制却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200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56亿妇女使用IUD,其中亚洲国家使用着占总人数的2/3。

作为一种高效、安全、使用简便、经济、可逆性强的避孕方法,IUD已成为我国使用最广泛和政府着力推荐的长效避孕措施。

然而,在这么多年使用中,我们发现UID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本实验就针对于市场上较常见的以下四种UID进行体外评价,因此本课题暂定为:《宫内节育器杀精效果的体外评价》。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2.1研究的目的  随着UID越来越被妇女接受、使用,UID的避孕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由于UID在人体子宫内长时间的置入引起的一些副作用也慢慢浮现了出来。

因此,本实验针对TCu220C球头型UID、TCu220C平头型UID、HCu280型花式UID,和MLCu375 UID(母体乐),这四种UID经行体外杀精效果的考察,得出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曲线等。

2.2研究的意义  随着的各种传统或是新型UID不断出现,使用者和医师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使用者的安全健康,我们需要对市场上现有的UID进行评价,以筛选出较为好用的UID,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也为未医疗器械厂家或医药厂提供其UID改进的方向。

例如:带铜的UID是在惰性UID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Cu2 的抗生育作用,同时还能使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成熟受抑制,合成减少,不利于孕卵着床。

据报道Cu2 能增加对精子的毒性作用,抑制精子活性;同时通过溶解宫颈粘液物质,显著改变宫颈粘液性状而间接妨碍精子的运行。

它对子宫内膜局部也有作用,如当子宫内膜中Cu2 含量增高时,一方面锌含量减低,可使粘蛋白分解,胚胎表面粘多糖改变,影响子宫内膜粘液对滋养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使许多重要的含锌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而使细胞代谢和子宫内膜分泌功能受到较严重影响,而且它还能影响细胞的排除功能,粘蛋白、脂肪等分泌物的积储而使部分覆盖上皮细胞与腺上皮细胞的体积增大,顶部隆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