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1 09:02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自己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而这就意味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会逐渐上涨并呈现多元化,客观上就需要供给侧的多元化与之相呼应。而现有的单一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不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且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又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而产生了种种扭曲市场的行为。所以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不容乐观,急需一场医疗服务供给侧的改革来挽救我国的现有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但是尽管我国对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也进行过不断的改革,却仍然存在着很多供给模式上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整体的医疗服务供给。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总结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以来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经验,分析我国新医疗中谈及到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重点分析我国政府在供给模式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并且依据英国政府主导型,美国市场主导型这两种先进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展望我国未来的医疗服务供给制度和模式,进而给我国未来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上中国知网等各大文献搜索网站,查找近年来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综合各大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及态度,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2.总结归纳法:总结各篇已经搜索到的文献的精髓,并对影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比较可行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 1.医疗服务供给的含义及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发展历程概述: 包含医疗服务供给的含义,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以及新医改中关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问题。并且对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彻底详尽的描述,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给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提供一针见血的计划和方案。主要针对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发展现状,本文将分别从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医疗服务供给的模式中进行详细的叙述,重点论述我国政府应该在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中怎么正确公平有效的行使权力。 2.我国政府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中提供医疗服务的问题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可以总结为我国医疗服务模式不完善,并且总供给不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上结构失衡,我国对居民在医疗服务供给中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而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政府职能不完善,政府事权与财权不规范,以及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3.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借鉴: 英国从1948年起,就建立了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进而发展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英国的政府主导型医疗服务供给通过遍布整个国家的全科医生和公立医院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而美国则是发展成了一种市场主导型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美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一般来说分为两级,分别是:家庭医生,主要负责公众的初级治疗;各种形式建立起来的医院,主要负责公众的基础治疗和高级治疗。一般情况下公众会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步入第二级别的基础治疗和高级治疗。在美国,由政府兴办的医院仅仅只占到全国医院总数量的27%,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供给交由市场自动调节,主要是为了加大系统竞争力度,提高服务的效率。 4.对我国未来可能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建议: ⑴.明确定位公立医疗机构,使其成为医疗服务供给市场中的主体。 ⑵.确定适应市场的医疗服务产品的价格,力争最大化惠民。 ⑶.完善各项跟医疗服务供给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⑷.明确政府的职能和定位,事权与财权相分离。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都经历过很多次改革,因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也对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发表了许多意见和看法,并且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讨论。现将主要的观点综述如下: 1.关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中的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的研究孟庆跃利用市场集中程度指标HHI指数,测量某个省会城市、县、乡镇三个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省会城市,市场集中度低,存在竞争的基本条件。在县和乡,医疗服务市场集中度高,不存在竞争的基本条件。但是,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只是构成医疗服务竞争关系的条件之一,培育和规范市场,特别是组织强有力的医疗服务需方和供方,是形成对等的供需关系和良好的市场结构的关键。 2.健康中国战略下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优先增加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底线公平,这对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方式的优化路径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满足和实现新要求,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衡量标准,即必须有利于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绩效,有利于促进医疗服务底线公平。将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作为前提条件,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效率低下与公平缺失两大问题出发,将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作为医疗服务供给方式优化的前提条件。将提升医疗服务供给绩效作为重要路径,健康中国战略尤其强调需求驱动、服务细分、目标管理的原则,以打造高绩效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3.关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Arrow曾指出,医疗服务供给市场的不完全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确定性和医疗服务市场先天存在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Gaynor和Vogt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种信息不对称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医疗保险市场上,通常是购买方比保险方掌握着交易的更多信息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另一种是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般而言,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案的潜在风险和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如医疗服务者知道的多,在医疗服务供给中,医生既作为患者的代理人为其提供治疗的各种建议,又是实际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很容易使其利用所享有的信息优势诱发病人的需求,以满足自身的利益,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uchs教授和加拿大R.G.Ecans教授提出的诱导需求的问题。 4.关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中供给诱导需求的研究 Evans强调医生最大化效用:认为引致会造成医生的负效用,医生要负担引致需求的心理成本。Stano的分析将引致视同如广告一般,也有其实质的成本投入,也受限于报酬递减。McGuire建构一个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医生引致需求程度的大小,主要视经济学上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相对力量大小而定,若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那么一个垄断者只有在受到规制价格减少时才从事诱导需求。研究认为,竞争可以减轻诱导需求。Stano建立了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医生选择价格和诱导需求水平的模型,得出结论:只要进入能增加医院所面对的价格弹性并且边际诱导需求成本不变,进入就能够减少诱导需求。

五、参考文献

[1] 王文娟(Wang WJ),付 敏(Fu M) .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疗服务供给方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治理现代化,2016,6:58-61.

[2] 褚金花(Chu JH),于保荣(Yu BR)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制研究综述[J].卫生服务价格,2010,4:64-66.

[3] 孙 媛(Sun Y)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2:21.

[4] 戴 悦(Dai Y),孙 虹(Sun H),周 丽(Zhou L) .医疗服务供给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6:215-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