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人们已经对这一教育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上世纪末,如闫金铎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等一大批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物理教育。2002年以后至2012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高峰,从1979年到2018年这将近40年期间共检索出将近20000条记录,其中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刘雪霞基于情景创设的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李晰玲针对概念图引入策略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从这些学者的相关学位论文及期刊数据说明关于物理概念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预见,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会将中等教育最为国民教育的重点来抓,为了更好的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学物理最为基础课程的一部分,物理概念教学又是中学物理最基础的教育方法之一,所以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必将成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物理学是揭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在实验基础上由逻辑推理组成的整个体系基本理论。概念教学在所有课程中都属于基础内容,是学习其它定律和规律的前提。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使学生理解、形成、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中学物理概念的特殊形式使得学生普遍反映在理解上产生疑惑。因为中学生正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不连续性,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自己会了,课下做题时又无从下手。一节完整的新课讲授对于新知识点的引入要用到某一教学策略然后再帮助学生准确的形成物理概念又需运用一种教学策略,能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相结合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本课题侧重研究影响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的因素及教师如何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掌握、运用物理概念。本文以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认识论、科学认识方法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促进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对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和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幵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的内容对开展物理概念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导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其次,概念教学策略的合理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物理概念是比较抽象甚至比较枯燥的,如果能让学生提高对物理概念学习的兴趣,就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验结束时实验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已经明显高于对照班,所以,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物理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新课程理念对物理概念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之外,还应关注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相对传统教学,对教师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每一个概念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指导教学,加强概念教学的功能。只有通过研究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对物理概念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概念中会遇到的问题,教师才能在概念教学过程运用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相信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会得到最大的优化和完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闫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赵宁宁.我国物理概念教学二十年机.教育科学研究,2006,(4):42-47.
[3]J.Clement-Students,Preconception in introductory mechanic5[J].Am-J.Phys,82,50(l):66-70.
[4]L.C.Mc.Dermott.research and computer based instruction:opportunity for Interaction-on[J].Am-J.Phys,1990,8(5);452-462.
[5]权大皆.物理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为的几点体会[J].学科教学,2006,(12):34.
[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北京,人教社200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