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背景和意义:
卫子夫、赵飞燕身世有相似之处,但后世对她们却褒贬不同。这个不同从《史记》《汉书》中的记载就开始了。《汉书·楚元王传》有云:“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首次将赵皇后与卫皇后联系起来给予不同的评价,并编撰《古列女传》记载贤妃与孽嬖来警示后代君主。此后史书《汉纪》、《后汉书》、《资治通鉴》维持了对两位皇后褒贬不同的评价;一些笔记小说《西京杂记》、《汉武故事》《赵飞燕外传》、《古列女传》、《拾遗记》、《太平御览》《长安志》等将正史与野史相结合穿凿旁说,移植改造,甚至虚构故事塑造了民间读物中的卫子夫与赵飞燕的文学形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传奇小说中的说法逐渐影响到精英文化中,为正史所采纳,造成了后代对历史人物的误读。所以希望通过对不同种的体裁:有正史、野史、类书、文人吟咏、笔记、小说、戏剧、诗歌等,分类梳理,找到不同群体(精英阶层/平民阶层)看待人物的方式对人物形象建构的影响,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卫子夫与赵飞燕两者历史与文学形象嬗变的关联性。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 课题需要面对形式多样的材料,有正史、野史、类书、文人吟咏、笔记、小说、戏剧、诗文、民俗传承甚至是学者讨论等,要分类、分时梳理出清晰的脉络。
- 要分析人物的嬗变过程,需要考证不同书籍的成书年代,阅读大量学者专著,而人物形象是逐渐被建构的所以要寻找最原始的文献,进行不同史书对同一事件的异文比较,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给予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探寻不同类型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分析作者主观评价对人物历史形象建构的影响;结合关键文本,分析民间读者的阅读喜好对笔记小说对人物文学形象建构的影响,论证人物形象嬗变的主要原因。
-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正史:
-
- 司马迁《史记》中对于卫子夫的记载分散在《外戚世家》《卫将军骠骑列传》及《太史公自序》之中,宽泛地记载了卫子夫的生平经历,但并没有提到使得卫皇后和太子刘据被废的巫蛊事件。《匈奴列传》中记载了卫氏外戚卫青与霍去病抗击匈奴取得的成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以一句“嘉夫德若斯”,表示了对卫子夫的赞美之情
- 《汉书》中对于卫子夫的记载分散在《外戚传·孝武卫夫人》《武帝纪》《外戚恩泽表》中,基本沿袭了《史记》对于卫子夫的记载,增加了征和元年的巫蛊之祸,皇后太子自杀的事件的记载,梳理了卫氏外戚封侯情况。对于赵飞燕,主要记载于《成帝纪》《哀帝纪》《外戚传·孝成赵皇后·孝成许皇后·孝成班婕妤》《外戚恩泽表》《五行志》中,对于赵氏姐妹生平经历的记载比较详细,其中并没有区分赵氏姐妹的罪过,将诬陷许皇后、宫殿极尽奢华、谋害皇子、善妒无子等罪行合论为赵氏姐妹的罪过;也没有谈到赵飞燕擅长舞。班固在《汉书·楚元王传》中点明修《古列女传》是看到了卫子夫与赵皇后一个贤良一个乱亡,来警戒后代君主。
- 《资治通鉴》延续了《汉书》对赵飞燕的描写,并直接提到“赵后居别馆,多通侍郎,宫奴多者。”采用了一些传奇小说中的记载,将赵飞燕秽乱宫闱之罪名坐实。
笔记小说:
-
- 葛洪所作《西京杂记》作为一部古代笔记小说集,书写了汉代的杂史,记载了一些遗闻轶事:“卷一《昭阳殿》《飞燕昭仪赠遗之侈》,卷二《赵后淫乱》卷五《赵后宝琴》,其中对宫殿器物的细节描摹,详述了赵氏姐妹宫殿的豪华。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方面已经具备明显的文学性。
- 《赵飞燕外传》约为东汉至南北朝年间的小说,托名汉代玄伶所作,记载了赵飞燕、赵合德、汉成帝的艳情故事,其内容并不可信,但却是后代赵飞燕文学形象形成的重要来源。
- 《汉武故事》《古今逸史》本主要讲了与汉武帝有关的宫廷婚恋故事,相比于史书的记载《汉武故事》增加了一些细节比如:卫子夫的头发的美丽。
论文:
7. Lily Xiao Hong Lee, A. D. Stefanowska, Sue Wile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Antiquity Through SUI, 1600 B.C.E.--618 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Publications),《中国妇女传记》词典,记载了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618年的历史中的一些不同领域的杰出女性,其中卫子夫传(p217-220)赵飞燕传(p245-246)分别记载了二者生平与评价。
8. 陈佳宁,张玉芳.汉武帝时期女性的政治参与研究——以《史记》为中心,以《史记·外戚世家》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窦太后、王太后、卫皇后、李夫人及其相关的外戚集团在武帝时期的政治活动,可以得出女性权力的盛行终于武帝,而外戚权力的盛行始于武帝的结论。
9. 陈启喆.“巫蛊之祸”中外戚、权臣势力消长的考证——以《史记》、《汉书》为中心中,关于“关于巫蛊之祸”,结合陈志《论巫蛊之祸》劳干《对于lt;巫蛊之祸的政治意义gt;的看法》,赞同了劳干“巫蛊之乱是汉武帝对卫皇后和李夫人两大外戚势力的整肃运动”并认为这场运动是有预定的计划与一贯的方针的。
10. 李翔.赵飞燕的跌宕人生及其舞蹈技艺中指出赵飞燕是西汉舞蹈艺术的集大成者,主要来源于《飞燕外传》与《西京杂记》等书。
11. 熊明.《赵飞燕外传》考论——兼论汉魏六朝杂传对唐人传奇的孕育与启导讨论了学界关于《飞燕外传》成书年代的争论,提出《飞燕外传》的成书年代尚存争论,“为了慎重起见,我看说《外传》是唐代以前两代南北朝的作品,大概还是可以的。”并结合文本分析了以《外传》为代表的汉魏六朝杂传对于唐传奇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