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悲剧理论看《白痴》人物的悲剧命运文献综述

 2023-10-20 10:10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小说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突出,成就卓著,他创作了大量杰出的长篇小说,《白痴》是其重要作品之一,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自出版以来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国外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国内对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有很多研究成果面世,维度也比较多元,有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艺术方面的研究,也有关于思想方面的研究。《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而国内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主题思想探索、艺术特色分析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个方面。

主题思想探索方面的研究有颜红菲写的《白痴的伦理思想和道德之路》,该文分析了《白痴》中道德与情感,道德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认为基督的美才是拯救世界的唯一力量,基督的本质是爱,是一种道德存在,人类通向内在幸福的必然途径是听从上帝的教诲,走向伦理自由的道路,还有杜艳丽和郭玉英《一个绝望者的艺术世界——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及其人物形象》,该文从作品中几位主要人物入手,通过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理以及命运境遇,指出他们都是绝望者,并指出了《白痴》的主题包括宗教的绝望、道德的绝望、美的绝望还有欲望的绝望。

艺术特色分析方面有董树德的《论白痴》,认为这部作品虽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艺术上的瑕疵,拖泥带水,小说对美好、正面人物的塑造并不成功,主角的形象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天真的理解,孙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白痴的戏剧化特征》,该文认为《白痴》具有某些戏剧化特征,《白痴》中的对话与戏剧的对话有着相似的特点,并且《白痴》中时间和空间安排高度集中,与戏剧作品中的空间和时间安排类似。

人物形象分析方面有金晓满的论文《“白痴”的形态,基督的化身》,这篇文章从圣愚境界,谦逊的力量,儿童的状态来阐释梅什金虽然有白痴的形态,但实为基督的化身,还有黄静的《重读名著——论白痴中的纳斯塔霞形象》,该文指出纳斯塔霞是美的象征,同时她也是喜欢混乱和作恶的,她是矛盾的,内心充满斗争的个体,这些文献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而言是很好的资料。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白痴》这部小说从黑格尔悲剧理论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小说围绕着梅诗金公爵从瑞士回到俄罗斯遇到并结交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展开,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擅长的心理分析手法对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小说四位重要人物梅诗金公爵,娜斯塔霞,阿格拉雅都身处激烈的冲突之中,他们的命运都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本文以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分析这三位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助于探索和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深入挖掘《白痴》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程孟辉.论黑格尔的悲剧学说[J].戏剧艺术,1994(02):16-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