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的的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2023-10-07 03: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风险诱因及现状

现代物流本身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物流金融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也为金融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金融业与物流业的结合,是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形式,抓住了资金流的关键之一。

物流金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狭义上讲,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

金融为物流提供商机的同时,物流也为金融行业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商机。首先,物流企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跨行业、相互交叉发展的业务空间,为各自走出同质化经营,转向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可能。其次,物流金融为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了销售的平台。第三,物流金融的发展,为银行完善现代结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第四,在发展物流金融的同时,也为银行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尤其是培育了金融业优质客户。第五,物流金融可以为银行理财服务,提供特有的优势。物流金融可以利用信息的优势,和银行资金管理创造增值的长处结合起来,在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效率的同时,提高供应链全过程的资金效率,为企业提供理想的理财方案,形成高效的资金管理机制,达到多赢的局面。

相对于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物流金融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在国外,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

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的,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话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国内学者关于物流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

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目前,典型的物流金融服务有仓单质押模式和保税仓模式、融通仓模式这几种。

我国的经济体系正迅速建立起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我国物流业存在着巨大的盈利空间,对国民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蓬勃发展的物流产业背后,国内金融业对物流产业的整体关注和业务支持都相对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