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率的Meta分析文献综述

 2023-12-04 11:12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病,该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其严重程度从持续几周的轻微病症到终身严重疾病不等。在2015年全球丙型肝炎感染人群约有7100万人,占全球人口的1%,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1]。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地,世界卫生组织其它区域(除东地中海区域和欧洲区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0.5%~1.0% [2]。我国是丙型肝炎感染的高流行地区[3],截至2012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经是我国第四种最常见的传染病[4],丙型肝炎发病率约14.96/10万,丙型肝炎早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5]。但是由于 HCV 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 HCV,因此确切的丙型肝炎发病率尚不清楚[6]

血液传播是HCV传播的主要途径[7],其中吸毒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8-10]。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11]。有研究表明,全球有152个国家或地区报告过静脉吸毒,对其中77个国家有效的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95%可信区间为9.8%~97.4%。在静脉吸毒人数最多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静脉吸毒的HCV感染率分别为67%、72.5%和73.4%。由此可见,在我国静脉吸毒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 [12]。截止2016年底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48.67%(95%CI 45.44%~51.89%),无论是哨点监测还是非哨点调查的吸毒人群都有较高的HCV抗体阳性率。

截止2016年底全国有吸毒人群250.5万人,同比增长6.8%。虽然我国毒情形势保持稳定,毒品蔓延势头总体可控,没有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大社会问题。但是,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毒品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当前全球毒品问题持续泛滥。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贩运问题,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消费问题。在毒品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毒品泛滥对我国构成重大威胁和严重影响,特别是境外毒源地向我国毒品渗透仍不断加剧,国内制造合成毒品问题仍较突出,毒品贩运活动持续高发多发,毒品消费市场特别是滥用合成毒品规模持续扩大,毒品社会危害依然严重,总体上毒品问题仍呈快速蔓延的趋势[13]

高质量的疾病负担证据是制定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关于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率,Zhuang X等开展的研究发现2004-2010年间全国参加基线治疗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丙型肝炎患病率高达60.1%,且注射吸毒人群具有更高的丙型肝炎患病率[14]。王昊鹏等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全国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率为50.4%,只有西北地区情况相对而言较好[15]。研究中所分析的文献共79篇,吸毒人群遍布全国20个省市,涉及范围较广,然而研究中只提到纳入的文献是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的,其具体的抽样方法不明确,故无法得知被纳入文献的质量,难以准确、客观的体现我国近年来吸毒人群的HCV血清流行率。另一篇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为55.00%(95%CI 47.00%~62.00%)[16]。该项研究是对从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的42篇纳入研究文献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Meta分析。但是,此研究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大部分纳入研究的文献调查的范围只限于市或县,未开展全省大范围的调查,调查结果较难代表全省或区域的整体患病水平。

国家毒品问题仍然严峻而且HCV 的感染具有隐匿性,我国吸毒人群的HCV感染问题不容小觑[17-19]。传统凭借主观臆断的卫生决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0-22],需要系统化的方法来对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率进行分析,以便制定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全球信息共享的背景下,Meta分析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Meta分析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多个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提供量化的合并效应量来回答研究问题。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感染人数在增加,而且毒品问题呈快速蔓延的趋势。然而,卫生资源稀缺、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却不断增长,两者之间的矛盾持续存在、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