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环卡宾配体的合成及对suzuki反应催化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药物制剂 一、背景介绍氮杂环卡宾的研究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832年, Wohler和Liebig发现氰根负离子(CN-)可以催化苯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 1903年, Lapworth对其催化机理做了研究, 认为第一分子的苯甲醛在氰根负离子的催化下, 羰基碳原子由传统的正电性转变为负电性(即醛基的反应极性发生了翻转), 进而对第二分子的苯甲醛进行亲核加成, 最终得到产物安息香. 1943年, Ukai等发现在生物体内以辅酶形式催化了很多重要生物化学反应的维生素B1 (Chart 1), 与氰根负离子相似, 也可以催化苯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 其操作简单, 污染小, 对人体无毒害, 因此可成为氰化物的最佳替代试剂. 随后, 化学家对维生素B1催化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 直到1958年, Breslow[4]在Lapworth和Mizuhara工作的基础上, 对维生素B1催化的安息香缩合反应做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机理。
N-杂环卡宾及其金属配合物在金属配位化学和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能与元素周期表中的许多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并且其得到的金属配合物所显示出来的优良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具潜质的催化剂。
除此之外,它也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中,成为现代有机化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除此之外,N-杂环卡宾一些特殊的性质,如对热稳定的液晶NHC-Pd络和物,也使它们涉足于光物理领域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但是在对新型材料方面的应用仍是空白,因此如何将N-杂环卡宾金属络合物的荧光性能更好地应用于这一领域必将是今后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此可见,对N-杂环卡宾的研究仍有相当可广阔的前景 铃木反应,也称作Suzuki偶联反应、Suzuki-Miyaura反应(铃木-宫浦反应),是一个较新的有机偶联反应,零价钯配合物催化下,芳基或烯基硼酸或硼酸酯与氯、溴、碘代芳烃或烯烃发生交叉偶联。
该反应由铃木章在1979年首先报道,在有机合成中的用途很广,具有较强的底物适应性及官能团容忍性,常用于合成多烯烃、苯乙烯和联苯的衍生物,从而应用于众多天然产物、有机材料的合成中。
二、选题意义N-杂环卡宾作为新型的配体一直广泛应用于无机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并凭借其自身特殊的性能逐渐取代了有机膦配体在配位化学中的位置,而成为最具活力的金属配体,与此同时,在近十几年大量结构新颖的N-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催化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和光物理领域等。
尤其是在催化领域,氮杂环卡宾凭借较高的催化活性,无法比拟的对空气,水和热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自身的不易解离等特质使其成为最具潜质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