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来,中国近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现代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就不得不开始进行对企业发展特点,以及管理模式和组织制度的变迁的思考。随着新企业史学派在美国的逐渐形成,企业史研究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于此同时也开始逐渐被引入中国。企业史学是经济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企业家、企业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关注决策内容和决策过程为特色,与社会史学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企业史学这一人文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 对经济学、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大大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人文挑战。古语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危急,研究企业史不仅仅在于其对多学科的理论意义,更多的能为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目前在中国医药行业中,普遍存在着“一小二低三多”的现象:一是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是大部分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医药行业面临着医药工业产值和效益增速进一步放缓;医药终端和医院终端增长持续下滑;医药出口依旧低迷的寒冬环境。如何促进中国医药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提升中国医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当前中国医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医药企业史的研究来从历史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希望通过对民营医药企业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代表企业--恒瑞医药企业的发展的探索来为同行业提供相应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法、案例研究法。由于本文的主题是研究医药企业史,这项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探索医药企业史的研究框架,发现医药企业的发展规律。因为无法采用时下比较热门的研究方法,如统计分析、模型分析、模拟分析、问卷调查
等方式。
- 文献综述
对于中国企业史的研究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如今虽然发展缓慢,但却从未间断。伴随着企业史最为单独学科从经济史中独立出来,中国企业史研究开始迈入了一个新阶段。企业史在中国开始逐步发展要归功于对美国企业史思想引入的学者,最具代表的当属王璟瑭的《美国企业史研究》,他在这篇论文中对美国企业史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中国企业史带来了全新的思想。除此之外还有何光宇的《钱德勒企业史研究方法的综述》对钱德勒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中国企业史研究学者由此开始有全新的企业史研究思路和方法。
当代不同的学者对企业史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各自的探讨,如李玉在《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概述》中指出虽然企业史研究在我国目前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既有论著普遍着力于企业经营史分析,而对企业制度建设关注不多。张伟东在其《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的企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对近代企业的研究集中了更多的研究力量,研究更见深入,渐成体系。但近代企业史研究趋势书写方法仍以传统的历史事实叙述为主,理论化和概念化的程度不高。
例如财经作家吴晓波,他出版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著作。不同于暮气沉沉的经济史,吴晓波的企业史善于以小见大,将企业家个人和公司的兴衰命运至于时代背景之下,感情充沛,笔力强健。这种商业史的写法在国内绝无仅有。从三十年的企业史到一百年再到两千年的企业史,背后蕴含着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但吴晓波的这些著作,不是学术性著作,更不是经济学方面的学术性作品。他不是经济学专家,所写的内容并不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在做还原、复盘,把当时发生的情形记录整理下来。他对于企业史的研究还停留在一个复述历史的阶段,没有能够站在学术高度来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