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株鼠李糖脂生产菌株的发酵特性及产物性能分析文献综述

 2023-04-16 10:0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界面活性,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于一分子内部的两亲化合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

它无毒,可以生物降解,对环境影响很小,具有高效的表面活性,因此是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理想代替品。

1.鼠李糖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鼠李糖脂主要是由假单胞菌代谢合成的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它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目前研究时间最长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的鼠李糖脂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活性。

鼠李糖脂是由Jarvis和Johnson于1949年首次报道和描述的,鼠李糖脂并不是由一种结构构成,而是由多种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在过去的报道中已经发现高达60多种不同结构的鼠李糖脂,主要分为单糖脂(mono-rhamnolipid)和双糖脂(di-rhamnolipid),其亲水端是由1~2个鼠李糖结构构成,疏水基团由1~2个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构成。

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合成的鼠李糖脂中一般主要由四种鼠李糖脂构成,即Rh-C10、Rh-C10-C10、Rh-Rh-C10、Rh-Rh-C10-C10四种常见结构。

它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都自然存在。

可以显著降低体系的表面和界面张力,且具有化学稳定性,无毒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典型的绿色产品。

产品可广泛用于石油、环保、农药、化妆品、污水处理、重金属处理、医药等领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