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美丽新世界》的反乌托邦主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16 10:10

文献综述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帝纪元632年 (即公元2540年) 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社会阶级(以希腊字母为序,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爱普塞隆ε等),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唆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把它们全都交给了统治者手中。 故事的前六章主要描写了新世界里的一些情景,而从第七章以后,开始重点描写一个从印第安“野蛮人”约翰从原始社会突然转入新世界里的社会,以及他在其所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作为一种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部小说得到了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许多颇有洞察力的评论和批评,并受到了像威尔这样的学者的好评和批评。阅读21世纪的“勇敢的新世界”,这部小说令人印象深刻的力量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不同社会环境的感知而减弱。

刘英杰和马双在《极权制约下的黑暗世界——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权力运作机制研究》中提到,“《美丽新世界》是一部反映极权体制及其危害的佳作,极权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反人性的,严密的权力机制是维护极权主义社会的基础。”又如刘柠在《人性泯灭的黑暗世界——解读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异化主题》所说,“赫胥黎这一预言式的小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揭示了现实世界普遍异化的可怖现象,表达了对极权主义机制下人性危机深切的忧虑感,,企图唤醒人们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深思,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的自我价值,呼唤人文主义精神的归来,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人性光辉、和谐理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

作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下的产物,乌托邦的设想和实践虽然有着重要意义,但每每由于其自身的矛盾,使得最初的美好愿望在事实上发生扭曲。这也正如荷尔德林的名言所指,“总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清醒地认识到许多乌托邦构想的实质,规避其可能带来的极权主义色彩,无疑是我们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Booker, M. Keith. 'About This Volume'. Critical Insights: Brave New World, Ed. M.Keith Booker. Ipswich: Salem Press, 2014.

Carr, Richard. 'Huxlcys Changing Homcland: Politics and the Planned Society in Britain, 1906-1931'. Critical Insights: Brave New World. Ed. M. Keith Booker. lpswich: Salem Press, 2014. 25-39.

Congdon, Brad.“Community, Identity, Stability: The Scientific Society and the Future of Religion in Aldous Huxleys Brave New World.' English Studies in Canada 37.3 (2011): 83- 105. Project Muse. Web.10 Feb. 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