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主导社会里的真实怪物——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The Real Monster in the Male-dominated Society—An Ecofeminist Study of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文献综述

 2023-02-27 10:02

《弗兰肯斯坦》一书一经问世便成为众多作家评论的焦点,时至今日仍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相关的研究涉及范围也较为广泛。

第一,从性别角度对《弗兰肯斯坦》进行研究。

首先是集中在对《弗兰肯斯坦》进行的文本分析,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剖析《弗兰肯斯坦》,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男人所处的社会主导和精英地位,他们的身份和形象常常是:科学家,实干家,学问家;而女性的形象则是:无私的,不懂科学的,无知的。

这些都直接歪曲了女性的身份建构。

与此同时,女性和男性也都可以在维克多创造的怪物身上找到自我的影子, 一方面怪物的产生是由后者对另一个的压抑, 另一方面男权也是男性形象怪物化和女性书写怪物化的根源。

其次,20世纪60和70年代,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热潮的兴起,美国学者梅勒发现了《弗兰肯斯坦》中的性别隐喻,为了把玛丽雪莱作为浪漫主义研究的中心,以梅勒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的研究视野超越了古典浪漫主义以男性为中心的简单的认知。

他们认为玛丽在许多方面具有当代女性主义分析的洞察力,尽管她受到浪漫主义包括我们所谓浪漫的很多不着边际的领域的浪漫主义的阻力。

在她的作品中,玛丽雪莱的价值观所涵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在其中可以认识到在一个传统的、家长制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是如何限制、恶化、损害女性的。

最后,还有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叙事学为依托,从叙述话语(视角)、叙述内容(人物形象)和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表层叙事维系男权,深层叙事批判男权的双重叙事策略,探讨了玛丽在父权社会中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构想,同时,叙事结构颠覆了占统治地位的父权文化,强调母性的重要性和女性自我的重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