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15 02:03

关于浙江新高考的一点探究

摘 要: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部署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揭开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序幕[2]。浙江作为新高考的先行试点,与上海一起率先提出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其余省份则也将相继启动。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文献,我从阅读解释新高考含义的文献开始,了解新高考的制度结构、价值理念体会其与传统高考的不同之处。再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阅读现阶段在新高考改革后遇到的问题的文献,了解新高考实施的整体,特别关注在浙江新高考遇到的问题。再具体到新高考改革之后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对于现有问题的学者提出的应对措施的文献。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浙江;数学教学

  1. 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改革

1. 新高考的制度结构

依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规定,浙江的高中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统考和选考两部分组成:(1)统考:语数外3个科目的成绩,每科150分的分值。且外语科目比较特殊,考生可以有两次考试机会,选其一计入总分。(2)选考: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科目中选择。在综合素质方面则是推出了“三位一体”的录取方式,学生需通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的考试,学校按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高考总分占60%”的比例组成考生的最终成绩,然后择优录取[2]

柳博认为浙江新高考改革的亮点在于将以传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依据,改为将选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13]。传统的会考是高考的前提,没有达到会考要求即国家高中课程学业标准者,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而改革之后,学考和选考变成了衡量学生有无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部分选考的科目则加入了高考成绩。于是,选考与统考转变为同等重要的关系,共同作为高考制度中的两大要素,再辅之以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起以“两依据一参考”为主要特征的新高考制度结构体系[13]

2. 新高考的价值理念

董秀华认为新高考改革理念为“旨在引导学生在学好每门课程的同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1]。”柳博认为在改革理念上,新高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选拔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钟秉林,王新凤则强调“强调按照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提供相应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才华”[15]。不难看出,对于新高考价值理念的解读,大家都偏向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为新高考比起传统高考的“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新高考做到了更加为学生考虑,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潜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